肺癌
小檔案
根據癌症登記報告,肺癌發生人數為第1名。它是一種生長於支氣管或肺泡的惡性腫瘤。依其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的不同,大致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。在台灣,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8~9成,其中肺腺癌則是常見的類型,其次為肺鱗狀細胞癌。
造成肺癌的原因很多,包括:菸害、空氣污染、職場(如石綿、砷)、肺癌家族病史、肺部相關疾病史(如結核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)、煮食未使用抽油煙機等。
但現在台灣和日本肺癌研究也證實,罹患肺癌風險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,希望將來能透過基因篩檢,配合其他風險因子,得以及早治療。
治療
肺癌治療方式複雜且日新月異,包括手術、化學治療、放射線治療、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,而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差異甚大。
當病灶可以手術切除時,手術是最重要的治療方式,除了將病變的肺葉切除之外,還會做局部的淋巴結廓清。
預防/篩檢
X光檢查是發現肺癌的最基本方法,但小於1公分的病變難以偵測與判讀,對早期診斷較無幫助。
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(以下稱 LDCT)是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的一種,更是幫助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,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,具有更高的敏感性;並可根據結節的大小和CT影像的型態特徵,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,提供後續臨床處置建議。
國民健康署補助具下列任一肺癌風險因子者,每2年1次LDCT肺癌篩檢:
- 肺癌家族史:45~74歲男性或40~74歲女性,其父母、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。
- 重度吸菸史:50~74歲吸菸史達20包-年以上,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(包-年:平均每日吸菸包數*吸菸年數)。
參考資料:國民健康署、癌症希望基金會希望之路手冊